甲骨文無風字,叚借鳳,而豊、豐甲骨文都有。鳳風音近意不同所以兩個字,豊、豐音意皆不同,怎麼就一個字了?上古擬音也不同哦?豊*[r]ˤijʔ、豐*pʰ(r)oŋ ,你不要在這裏搞一堂言,容不下他人說法,好像就你說得對似的-Wargaz討論2017年10月25日 (三) 23:49 (UTC)回覆

你不是搞一堂言,刪我的資料和引用是什麼用意?你拿一本2002年的書,就當做結論、蓋棺定論說二字就是同源是什麼意思?請先解釋下商代文字和周代文字二者字形不同、二字無論上古擬音還是今音都相差甚遠、意思也是風馬牛不相及?只要和你的觀點、你看的書不符就是觀點老舊?引用別人的一句話「林澐的豊豐辨好幾年前就寫成了」,請你看一下吧,再來編輯,謝謝!-Wargaz討論2017年10月26日 (四) 00:14 (UTC)回覆

我也有保留你認爲同源的說法啊。我的資料、引用也不涉及濫用、抄襲、垃圾內容,是正規合宜的正文,請你不要隨便刪減,提供更多資料,交給讀者判斷。換句話說,我把你寫的內容都刪了我想你也不會樂意。-Wargaz討論

異軆字

編輯

「土隸定或隸變文字目前只用在解說文字變化過程,尚未列入異體字,變體則較適宜用在文字結構或慣用俗字延伸之外的字形)」請提供一下這個說法來源,不然是個人研究。

神奇旳說法,古字還不能列入異軆字,我從未咡過。伱所見旳未列入異軆字,止是伱所査閱旳資料更新慢,晛在完全僅見於古文字旳隸定字也進入Unicode不少了(如金文隸定字),伱旳意思是這些都不能列異軆關系?如果伱是想說「𦬫」兼《康熙》訛字,那不過和多來源異軆字一樣,就像「關」,上古來源嚴格隸定「灷」,「送」、「朕」等所從之「關」;中古來源「笑」,「咲」所從之「關」:晛代簡化字來源一個「關」。--Wargaz討論2018年7月31日 (二) 13:18 (UTC)回覆

關於Template:lang

編輯

如果您想強制這個模板使用其他字體可以用sc參數來指定,比如sc=Hant、sc=Hans。以後模板使用有問題請不要直接回退,當時Template:lang轉到Module:Script utilities也有其他原因。多謝,祝編安。 Hzy980512留言2024年5月7日 (二) 02:01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