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

編輯

寫法

編輯

規範字簡化字):(中國大陸、新加坡、馬來西亞)
傳統字(中國大陸、新加坡、馬來西亞)
國字標準字體(臺灣)
香港標準字形(香港、澳門)

讀音

編輯

國語/普通話
漢語拼音 wángguó
注音符號 ㄨㄤˊ ㄍㄨㄛˊ
國際音標
通用拼音 wáng guó


閩南語
白話字 bông-kok
臺羅拼音 bông-kok


釋義

編輯
  1. 亡國一詞在《現代漢語辭典》的解釋是「國家滅亡」;布里斯託大學教授羅伯特·比克斯(Robert Bickers[1])在其著作<Out of China: How the Chinese Ended the Era of Western Domination>中認為,亡國在現代漢語的意思,起源於19世紀90年代,當時的清朝政府在1894至1894年的甲午戰爭中輸給日本,並割讓出台灣和澎湖,隨後,一系列標準著「亡國」的歷史事件(膠州灣租借地、英國侵藏戰爭、日韓合併)相繼發生[2]

日語

編輯

亡國【ぼうこく】

亡國。

亡國の民

亡國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