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8296, 芖
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8296

[U+8295]
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U+8297]

汉字

编辑

艸部+3画,共9画,仓颉码:廿大(TK)或難難廿大(XXTK),部件组合

来源

编辑

汉语

编辑
简体正体/繁体

读音1

编辑


字源

编辑

1922年出土东汉熹平石经》周易残碑已见“𦬫”()形,1931年出土的〈大晋龙兴皇帝三临辟雍皇太子又再莅之盛德隆熙之颂碑〉(辟雍碑)则采“ (xiào)”,即“𦬫”的省文[1]

释义

编辑
关于“”的发音和释义,请见“”。
(此字是“”的异体字。)

读音2

编辑


字源

编辑

清朝吴任臣《字汇补》引《太元经》释音义同“”;然《太玄经》通行版本,则是“𦫿”(),“治”义[2][3]

释义

编辑
关于“”的发音和释义,请见“”。
(此字是“”的讹字。)

出处

编辑
  1. 杜忠诰 (2011-07) 汉字沿革之研究, 老古文化, ISBN 978-986-6059-00-1, 页44
  2. 《太玄经》(四部本)
  3. 《太元经》(四库本)

日语

编辑

表外汉字

  1. 本词语需要翻译为汉语。请协助添加,并移除{{rfdef}}模板。

读音

编辑
  • 音读(未分类): (chi), (ji)
  • 训读: おさめる (osameru), おさまる (osamaru)
  1. 本词语需要翻译为汉语。请协助添加,并移除{{rfdef}}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