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 编辑

我將繼續維持停止編輯維基百科和其姐妹項目。

因為,我發現除了維基百科,在中國大陸境外,並沒有任何一個可與之抗衡的綜合性線上中文百科全書,這使得維基百科和其管理員成為壟斷並控制境外中文輿論的工具。

許多管理員和編輯,只顧著利用規則和權力進行話語權鬥爭遊戲,並且只追求維持現狀,即使現狀並不合理,根本無心認真編輯條目。

如此看來,與其持續助紂為虐,協助維基百科霸權主義和英語霸權主義的壯大,不如奉行不合作運動!將編輯維基百科的心力,改放在編輯其他知識媒介上。

關於 台灣相關事物冠名權的福佬霸占問題 编辑

1. 泰語、印尼語、越南語,在台均有穩定的使用人口,甚至菲律賓語、緬甸語、馬來語、高棉語也一同納入新住民語文教材採用語種,所以 台灣口音的 泰語、印尼語、越南語絕對有資格被稱為 「台語」。

2. 如果能接受 英語 能代表菲律賓、馬來西亞,能接受 華語 能代表 馬來西亞、越南、美國、加拿大,那麼為什麼不能接受 越南語、印尼-馬來語作為 代表中國的地方語言呢?

3. 另外,台灣並非閩南語的發源地,台灣閩南語的語音至今仍高度類似泉漳廈地區,特別是廈門,而非如同瓊雷話、潮汕話已與泉漳有明顯差異,足以被認為即該語言的發源地;台灣閩南語既和福建閩南語同屬一語言,即泉漳閩南語,但台灣又非泉漳閩南語發源地,所以顯然不適用比照作為泉漳閩南語發源地的泉漳廈地區,以「泉語」、「漳語」、「廈語」稱呼,照搬稱為「台語」、「饶語」,甚至是「隆語」,更何況以同樣標準看待,尚有其他台灣的語言,同樣有資格稱為「台語」。

再舉個例子,香港本地原居粵方言,僅圍頭話、蜑家話、大鵬話三種,廣府話在港英時代才逐漸隨著移民潮成為主流語言,但是香港粵語通常不稱為「港語」,究因還是由於廣府話並非香港起源,香港粵語和廣府話也並未差異大至如同 潮汕話和泉漳話、圍頭話和廣府話 那樣不同的足以認為其獨有語音特點可謂起源。

4.在有多個族群的地區,排他性的將最多人口使用但無共通性質的族群語言定為該地區通用語言,是極具爭議性的。

所以現代標準漢語在命名上自然較多使用普通話、國語、華語,而較少稱呼為「中國語」,澳府方面也傾向避免以「澳門語」稱呼澳門土生葡語,同樣道理,印地語或 印度斯坦語也極少稱為「印度語」。

對於台語命名權看法相關使用者方塊被誣陷刪除的回應 编辑

1. 在我封禁期間提出,使作為創建者的我沒有任何回應的機會,屬於不公平、黑箱的提刪,違反公開討論原則。

2. 使用者方塊根本只表達相關看法,即使非實際情況,誣陷為破壞、擾亂意見,聚集壓迫者,阻撓被壓迫者話語權,刪除使用者方塊無異於打擊言論自由、維基霸凌。

3. 見台灣相關事物冠名權的福佬霸占問題

關於維基百科、知乎的公信力 编辑

「維基百科」喪失公信力 網軍染指竄改歷史

[1]

[2]

[3]

[4]

對於存在,但是不清楚的事物,可以先隨便刪除,別人貢獻內容後,卻忙著進行符合福佬台灣政治價值的政治審查?

其所謂的主要貢獻,不是重複敘述當代政治意識形態、當代政治人物事蹟的政治作文,或者就是當代藝人相關事蹟、影視遊戲作品,這類毫無任何知識水平的內容,然後靠著誣陷、栽贓、鬥爭其他真正認真編輯的編者作為貢獻,文字遊戲技巧一流的這類人,居然成為維基百科的骨幹?

抱歉!我拒絕當這種人的墊腳石!我拒絕參與只會政治鬥爭、無心編輯公共知識的圈圈!

雖然我早就知道有w:折毛事件的發生,而且我也認為如果不是某些管理人員只會玩文字遊戲,權力鬥爭而空無知識,根本早就識破這場謊言!

可是那時我以為這只能說明某些管理人員和編輯的無知,但我錯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當有心貢獻公共知識的編者們努力的編輯內容時,許多無心編輯只會尔虞我诈、勾心鬥角、遊戲人間的幕後推手,卻忙著政治審查、栽贓陷害、玩弄權力,怎麼能不教人心寒呢?

縱使中文維基百科,現在靠著高度壟斷公共知識傳播媒介的位置,勉強尚有些許人士認真貢獻內容,但是持續劣幣驅逐良幣,維基百科絕對只會步入百度百科、知乎後塵,毫無公信力可言!